近些年考研热度居高不下,而在职、专科生考研人数比率也呈上升趋势。对于专科生而言考研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怎么样更好的找准时机?下面中公考研记者整理了“考研基础差如何解决?看专科生怎么样转变211”的文章,期望对专科生考研考生有所帮助。
和大部分考研人相比,李同学第一学历并不高,毕业于一所普通专科学校,工科专业,受经融危机的影响,就业一般般吧。毕业那年,凭着在学校努力所获得的成绩,顺利签约南方一家涉及军工的国企。工作的种种不如意使得我对我们的前途进行重新的审视,再加上高考考试的失利,我从进校就一直怀揣着一颗读研的梦。剖析了以我目前的水平需要学习的时间与整个考研所需的预算,在和哥哥关于现实、理想等等促膝长谈一夜之后,加上爸爸妈妈的支持,我毅然决定离职加入考研大军。由于我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至少给自己更多生活道路的选择。
离职时,距近期的一次考研还有5个月,我深知我们的水平高低,仅用5个月的时间筹备是不可能考上的,而且目的是学硕,困难程度稍大,于是我把战线拉长了一年,也就是参加下一年的考试。此时距考试还有17个月。
在全国开设我学的专业的学校并不多,当年能招收研究生的大约20来所,除去军校、985院校与科研单位,所能选的学校只有211学校和普通一本共10所左右。经过考虑,决定选择母校所在城市的一所211学校,一方面是由于该校我所学的专业强,其次是熟知的城市。学校选定之后,下面就是考研资料、信息的搜集了。
►备考学习技巧––时间轴法
我以时间轴的方法描述李同学备考学习技巧,以供大伙参考。
8月,此时李同学水平是:数学仅了解求导,简单的积分,没听过格林、高斯、斯托克斯公式。没见过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仅限高中的常识。英语单词匮乏,英语六级水平460+。
8–9月,这两个月重点学数学教程上的基础理论常识,做课后习题,天天学6个小时数学,两个月看完数学三科教程,课后习题选做,大约完成60%,学数学教程时很认真,每句每一个公式都认认真真的剖析。完效果果:除去线代看不明白以外,对另外两科课本上常识大体知道,会做基础题目,前后章节的内容逻辑关系大体了解。英语主要记单词,早晚记,12小时一循环,做上一版的150篇阅读。成效:单词记不住,阅读每篇只懂大概含义,错2到3个。
10–1月,做完上一版的数学复习全书,依旧是天天6个小时做数学。成效:感觉非常难,大多数题不会做,“线代”只能做前两章的基础题目,但跟上个阶段相比,很多定义的理解有提高。但线性代数后面几章看不明白,特别是最后两章,不知所云。英语:单词依然记不住,不了解如何记,但有不停的在想记单词的办法阅读稍有一点点提高,文章理解有进步。
1–2月,寒假,1月下旬离校,回家春节。这是颓废的一个月,在家没学习的动力,不想看书,不想学习。假期结束之际,心虚心慌,很担心自己考不上。
3–4月中旬,在家的颓废让我产生了恐惧,没后路,不可以退缩。恐惧转变为学习的动力,不敢懈怠。我重新拟定了学习计划,早上6点多点起来,一直学到晚上10点,除去早中午就餐休息时间与其他浪费的时间,天天学习12个小时,英、数、专业课各4个小时,英语早晚各两个小时,下午学习数学,其余时间学专业课。从这个月开始,再看一遍高数教程,需要须深刻理解教程基础定义,课后习题无障碍做完。成效:教程基础定义比上阶段愈加深入,前后逻辑关系了解完成80%课后作业,并且抄题就写答案,中间不停顿,正确率非常高。
英语:4月初,关于记单词这个头疼的问题,忽然有了正解。买了单词书,一次记一个list,平均用时50分钟,能记下70%。办法是:把记的单词抄在纸上,边记边抄,以面为单位,一面有什么单词标清页码,记第三个单词的时候看纸想前两个单词的意思,记第四个想前三个,以此类推。如此的话差不多一天能记两个list,晚上复习早上记的list,早上复习昨晚记得list,第七天复习前六天记得单词,加上中间耽误的时间与没记住重记所花的时间,差不多40天记完50个list。之后便是看纸记单词,忘记的查单词书,一天一个或者两个list,一直重复到考研前一天。越到后面,看一个list的时间也就越少,到最后差不多5分钟回顾完一个list,就如此一直重复到考式前。
4月下旬–6月上旬,天天学习的时间分配依然不变,各4个小时。完成了新版数学复习全书的高数部分,每题都仔仔细细的剖析计算,要时翻阅教程。完效果果:这次不会做的题感觉不少,大约50%,其中证明题板块没思路,计划留着秋后进行专项练习。尽管这样,做完时感觉对整个高数的框架理解很深刻,前后逻辑关系非常了解。合上教程,有什么章节,每章讲了什么,全部映在眼帘。
英语:5月上旬,单词就记完了,然后开始重复,看纸想单词的意思。此时开始训练阅读,具体办法各位学弟学妹自己依据状况自己探索吧,本人对这块非常惭愧,花了很多的时间效果不高,也就不赘述,以免误人子弟。
6月下半月,这半个月英语照旧。高数教程和全书高数部分学习完毕后,下面就应该开始学习线性代数了。
友情提示:假如感觉还有漏洞,可以参照李同学办法,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7月上、中旬,此时已经进入暑假,英语的学习增加了翻译,其它不变。
数学方面,开始做全书上的“线代”部分,得益于上个月“线代”的学习,我只用了15天就做完了。完成状况:85%的“线代”题都会做。从当初什么都不懂,到目前会做这么多的题,我倍感欣喜,信心大增。我又花了5天的时间进行补漏,把不会做的题对照解说重新做一遍,并进行前后逻辑关系的梳理。至此,“线代”基本告于段落:逻辑明确,理解透彻。考试那天,“线代”题全部做对,最后一道填空题非常难,虽花6分钟,但也算了出来,两道大题9分钟做完。
7月下旬–8月上旬,英语:单词隔三差五的回顾,基础阅读差不多做了一半了,此时对阅读的理解基本能懂,文章前后逻辑基本了解,不认识的词大约七八个,和最初相比,不认识的词语很多降低,但非常可惜,平均每篇依然错2到3个。
数学方面,开始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学习“线代”的办法一样,在网上买了视频,并买了配套的讲义,占用了其它科目的学习时间,花了5天时间认真听视频,剖析讲义,成效很好。15天做完全书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
8月中下旬–9月上旬,纠结,我改变了考研目的,一方面是考虑到学校的招生状况,其次是自己的学习状况与李同学第一学历不拥有任何优势。在弄了解了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之后,怀着遗憾,我把目的由学硕改为专硕。因为内容降低了很多,我有把握把剩下的内容学的更好。
虽然考英语二,但办法仍然照旧,只不过作文不同。此时开始做。
数学方面,全书开始第二遍。把第一遍不会的题又认认真真的做了一遍。
9月中旬,政治大纲颁布,买了一本,密密麻麻的字,天天当小说看2个小时。
英语照旧,并花1个多小时背诵段落。
数学方面,开始进行证明题板块。又花了一个星期,对全书进行扫漏,梳理贯通。至此,全书的学习已经完毕。合上全书,任给我一道题,我可以立马找到全书里类似的题,并且在全书里前后出现几次,考了什么相近的要点,说出与易混的要点的不同之处。
十月,政治:天天4小时,看大纲,并理解记忆,做要紧考试知识点配套的选择题。
英语2小时,做,剖析理解。成效:阅读正确率波动非常大,有些全对,有些错4个,每套平均错7个。
专业课,2小时。
数学:开始做,两天一套,第一天做,第二题剖析,刚开始规定3小时内做完,结果发现,不难,2个小时多几分钟就能完成,后来就规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并且一天一套,做完就剖析。完成状况:大部分都是错一个小题和一个大题,得分都在135分以上。剖析发现,错误的题都会做,可就是不可以保证全对。十年,半个月就完成了。
11月,距考研还有2个月,我把学习重点转移到了专业课和政治上,两科天天各4个小时,英语和数学共计4个小时。
政治方面,一方面,记要紧考试知识点,反复巩固配套的选择题。其次,背诵热点考试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为写大题做筹备。
数学方面,我又买了10套模拟题。天天一套,2个小时完成,平均得分在126-130。
英语方面,背作文,做阅读,巩固单词。
12月,最后30天。重点依然在专业课和政治上。
政治方面,背大题,记小题。
数学方面,查漏补缺,巩固全书内容,剖析和模拟题错误缘由,尽可能防止再犯类似错误。
英语,进行了4次模拟试题。其它照旧。
►迎接考试
考试前一天,上午背政治,下午看考场,学习英语,晚上整理心情,不紧张,非常平淡。11点上床,失眠到凌晨4点。
考试第一天,政治英语发挥一般,能做都做了,出考场,非常轻松。
考试第二天,上午数学,正常发挥,做大题是时间稍微没把握好,一道11分的大题不会,只写了几步,估计能得一分,但整体还行。出考场,轻松,?可能错了两个小题。总分应该在130+。下午专业课,正常发挥。出考场时感觉如释重负,考研第一阶段终于结束了。
来年3月,终于到了分数查询的那天,输入证件号、名字,怀着紧张不安的心情犹豫了一会儿,点击确定。分数瞬间弹出,一眼看到总分:362分。心里的石头落地了,我了解自己这次考的还很好,进复试没问题。
复试安排在4月初,所有非常顺利。走出复试考场,倍感轻松,终于解放了。一个星期后,结果初晓,初始成绩1、,复试总成绩3、,顺利录取。至此考研阶段彻底结束。
回顾整个考研经历,真所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住在我所考的学校里面,认识了不少帮助李同学同学。真心的感谢他们。
天天独来独往,一个人面对生活学习,面对遇见的各种困难。正是这类宝贵的历程,改变了李同学生活观。考研不只只不过学习加考试,更是一种生活阅历的丰富,使我愈加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做人,什么是做事。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为大伙收拾的“考研基础差如何解决?看专科生怎么样转变211”的内容,关注考研院校资讯,为目的考研院校奋斗。更多专科生考研信息尽在中公考研大专生考研频道!
推荐阅读:
专科生考研:全国各区域考研院校专科生考试报名条件
专科生考研难不难?专科生读研有什么条件?
专科生考研最关注问题2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