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点击数:750 | 发布时间:2025-01-01 | 来源:www.ncsiusa.com

    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学习技巧需要重视培养自我勉励和自我驱动的能力,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自主性。

    1.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篇一


    判断气候种类的步骤: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种类: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种类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②_热带气候种类:冬天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种类: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40°国内的西岸,地方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天温和多雨,夏天炎热乾燥

    _热带季风气候:冬天--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天--夏天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种类: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天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国内西岸,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国内东岸,受冬天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天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国内性气候:全年受国内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有,降水主要在夏天。

    2.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篇二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

    9.比率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率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率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通常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3.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篇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①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日变化: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值时,地方时为12时。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①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

    ②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受太阳直射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4.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篇四


    1.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

    2.丘陵:

    丘陵是指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持续的高地。海拔大约在200m~500m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3.山地:

    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海拔高度500~1000米为低山,1000~3500米为中山,3500米以上为高山。

    4.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

    5.盆地:

    海拔没肯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5.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篇五


    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方法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地区的分布情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瞰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通常来讲,等太阳高度线图中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的半圆为昏线,以西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假如其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不过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肯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坐落于最北点以南,北极点与最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南极点。

    6.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篇六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确定房子朝哪个方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子朝哪个方向与正午太阳所在地方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区域,正午太阳坐落于南方,房子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区域,正午太阳坐落于北方,房子朝北。

    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④依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区域,并进而判断该区域的其他地理特点。

    ⑤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通常来讲,纬度较低的区域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区域楼距较大。解题重点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⑥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限度地借助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升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通常情况下,因为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⑧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原因:纬度、气候、地势高低。

    7.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篇七


    1.晨昏线的定义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

    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办法,一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依据昼夜半球判断:坐落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坐落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征

    假如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方对太阳光线的散射用途,那样,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假如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地方。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致使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致使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致使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8.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篇八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

    ②沉积岩。

    ③变质岩。

    2、六大板块名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3、大方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方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方增温、大方辐射、大方逆辐射。

    4、容易见到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

    9.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篇九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3、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太阳高度的计算办法:

    H=90°-|α±β|H—正午太阳高度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β—所求地址的纬度

    当α与β处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减;当α与β不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加。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杆影的计算

    2、热水器的调节

    3、楼高、间距的选择

    10.高中三年级地理复习要点笔记 篇十


    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区域,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渐渐变短,夜渐渐变长。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区域,出现极夜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状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