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点击数:551 | 发布时间:2024-12-27 | 来源:www.huibianfa.com

    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学习物理时,需要在课前进行预习,预习时应该注意新旧常识的联系。

    1.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篇一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大家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类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

    (4)1A=103mA=106uA

    2.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篇二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试知识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备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φA—φB;

    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减少;时,电场力要作功,则两点电势差不为零,就不是等势面;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地方,电势能相同;缘由: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5、电场线一直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6、等势面的画法:相临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3.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篇三


    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相互用途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种起电办法:

    ①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因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②感应起电:借助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

    ③接触起电: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假如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物体带电。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维持不变。

    元电荷: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这个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

    4.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篇四


    1、焦耳定律

    1.概念: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2、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肯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办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3、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办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5.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篇五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①汽化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1、汽化有两种方法:蒸发和沸腾。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维持不变,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不一样的。而且沸点与大方压有关,大方压越大,沸点也就越高。

    ②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没达到饱和状况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饱和汽压:在肯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是肯定的,叫做饱和汽压。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

    1、饱和汽压只不过指空气中这种液体蒸汽的分充气压力,与其它气体的压强无关。

    2、饱和汽压与温度和物质类型有关。

    6.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篇六


    固体

    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

    2、非晶体:外观没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非绝对的,有的晶体在肯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

    3、单晶体多晶体

    假如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如此的晶体就是单晶体

    假如整个物体是由很多凌乱不堪的小晶体排列而成,如此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7.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篇七


    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可以用EP来表示;

    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EP=mgh;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4.重力势能具备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

    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8.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篇八


    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哪些用途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洛仑兹力F肯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当v平行于B时:F=0

    当v垂直于B时:F=qvB

    9.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篇九


    1、牛顿第肯定律:所有物体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况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是什么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

    4、力是产生加速度是什么原因;

    2、惯性: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况的性质叫惯性。

    1、所有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水平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况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水平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概念:使水平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4、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有哪些用途力和反用途一直等大、反向、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用途力和反用途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用途力和反用途力与平衡力的根本不同是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用途在两个相互用途的物体上,平衡力用途在同一物体上。

    10.高中二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要点整理 篇十


    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通常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维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剖析静电现象

    (1)剖析摩擦起电

    (2)剖析接触起电

    (3)剖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产生或消失。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